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 

很难说阅读《我所缄默的事》时究竟哪一样更让我震动:作者剖析自己及家人的坦诚勇气,还是一夜倒退的伊朗竟与当下有偌多相似。

作者阿扎尔·纳菲西是美国大学的文学教授,少年时离家在欧洲读书,后来回到伊朗任教,但因为拒绝佩戴头巾上课被赶出德黑兰大学。几年前国内出版了她的《在德黑兰读<洛丽塔>》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人格魅力。在校园高音喇叭大喊着“美国去死”的极端环境里,纳菲西带着几个好奇的学生,定期在家里秘密聚会,阅读并讨论美国经典小说。文学扩大了她们的世界。现实越是残酷,文学中打破常规、颠覆传统的情节越为她们撑起一座可以避难的想象共和国。

新书《我所缄默的事》则不同,它突破了压制与反抗这个单向维度——尽管在这个维度上,纳菲西的写作已经足够好了——而是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家庭与历史。从祖父母一辈的故事,写到自己的母亲、父亲相继去世,薄薄一册书,浓缩着三四代人的生活轨迹,处处惊心动魄。

  书的缘起,是作者母亲的去世。“母亲希望我如何感受她呢?现在,我已经失去了她。惟一能让我坦然面对失去她的方式,就是问自己这个问题。有时候我想,我也曾拥有过她。但当她活着的时候,我因为忙着对抗她,而没有意识到这点。”

纳菲西一生都为母亲不断编织谎言、不断指责他人的个性所苦,直到母亲去世前几年,她才逐渐意识到母亲性格中的可爱之处,以及自己性格里与母亲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她开始搜寻旧照片、旧故事,因为如果看不清楚母亲,也就无法真正看清楚自己。

母亲去世后,她写道:“为什么我们不能多关心一点那些爱我们的人呢?为什么我们不去问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,他们的童年,他们的感受,他们的梦想呢?如果他们累了不想说,为什么我们不坚持呢?为什么我们不好好保存每一张照片,记笔记呢?为什么我们不问其他的知情人,问那些比我们年纪大的人,比我们知道的更多的人呢?”

这一串串问题让人抬不起头。无法回答,甚至无法面对。

对父亲的态度更是复杂。也许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现、重新认知的过程。父亲从来是纳菲西热爱、同情、敬佩的角色,是他一直忍受妻子的挑剔,维持这个家庭的存在;是他教会女儿阅读与编故事,为女儿开辟了全新的天地;是他以喷薄的才华与深远的见地,成为德黑兰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;也是他为正义和真理最终被捕坐牢,成为一家人最悲苦也最骄傲的经历。

父亲突然入狱的消息,是纳菲西在欧洲读书时在报纸上看到的,而不久前她刚看到父亲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的合影。在欧美媒体的解读中,这是一颗政治新星被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所构陷。这种不明原因、不知所终的牢狱之灾,为入狱者及其亲友带来的折磨,我读来也尤为感同身受。

“我们尽一切努力表现得像往常一样,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差点信以为真,完全忘记了这个世界一切都不正常了。如果我们表现得更谦逊一点,那我们就是在撒谎,因为我们完全不相信他的罪状。然而,表现得好像这个情况完全没有影响我们一样,也是一个谎言。在公共场合,我们选择第二个谎言;但在私下里,我们两个谎言都试过,只是没有一个成功的。”

有一幕很感人的情节,是我在弗兰克·卡普兰的两部电影里都见到类似桥段并为之落泪的。在《生活多美好》与《浮生若梦》里,好人被法官判处高额罚款,自己无力缴纳,所有邻居、朋友、他帮助过的人、闻讯赶来的记者甚至路人都慷慨解囊,你一元我五角迅速凑齐。本以为这只是银幕世界里的一厢情愿,读此书才知道现实里真有此事发生。

被囚近三年后,纳菲西的父亲终获保释,但法官故意刁难,判处5550万图曼保释金(当时相当于650万美金)。好多人赶去司法部替他交保,这让父亲十分震撼。纳菲西后来看到他写的日记。“我觉得我要哭了。我不知道德黑兰人会这么热心。这个国家非常奇怪,它在暴政面前沉默不语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却会通过被动的抵制来表达自己的意愿,证明自己的存在。今天来帮我交保的人来自不同的行业,信仰不同的宗教:街上的小摊贩,还有超市的大老板,后者是有数亿资产的犹太人。朋友、同事、亲戚,不论关系远近都来了。中午时分,他们已经筹集了1亿2千万图曼。”

读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到以色列作家奥兹的《爱与黑暗的故事》。同样是从个体切入,在对自己家族命运的娓娓描述中,展现整个民族、国家在历史长程中的变迁与创痛。压制和反抗不再仅止于概括性的描述与道理上的理所当然,更具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由此而来的创伤,不仅仅止于对当事者的伤害;无辜入狱、失踪、死亡,也加诸于每一个旁观者、见证者身上——出于各种缘由,他们不得不沉默,但这沉默带来无尽的羞耻和忏悔,仿佛沉默让他们成了帮凶。更怕的是,沉默久了,会让人变得麻木,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再触动,因为有太多的伤痛,因为无论怎样也无能为力。

缄默,沉默,秘密,这构成了这本书的关键词。作者不止一次说到,“那些我们沉默不语的事,才真正塑造了我们。”本书的书名也来自于此。回到伊朗后,作者曾开玩笑似的在纸上列举在德黑兰不能说的秘密:在德黑兰陷入爱河。在德黑兰聚会。在德黑兰读洛丽塔。……单子越开越长,甚至包括女性以裸露皮肤感受风的存在。政治全方位给人以禁锢,以迫使人沉默的方式实现。这一点,我们也深有体会。

更震动之处在于,作者描述的场景与心理常与当下惊人相似。人们不满现有政权的贪污、腐败、民主缺失,一次次失望之后决意与旧政权彻底割裂,在这种急切的渴望下,稳健主张改革的政客难以受人青睐,叫得最响、做法最激进的宗教人士被选上台来。仅仅很短的时间内,伊朗曾有的不完善的民主被全部推倒,代之以不区分法律与道德的严苛统治,一夜回到极度保守的几十年前,而曾经所谓的民主成果被抹得一干二净,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。

即便经历过美好的时代,历史仍可以在瞬间倒退翻转,无数次,无数地点,它已自证了这一点。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,或者知道但在现实中的选择关头不迭去想,又或者念头一闪而过,却以为这次会不同。事实上,这次不会不同。我们不会不同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刘芳

刘芳

42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媒体工作十余年,专注文化艺术领域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本科,英国杜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硕士,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奖学金得主。现居英国杜伦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