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人的适应能力实在是很强的。

 

记得3月中,英国封锁政策之前,我的伦敦室友索菲说:愿意下注100磅,赌年底之前生活会恢复常态。那时候我们还都笑她:年底?你这赌下得也太保守了吧?

 

那时候,我们普遍相信,最晚暑期之后,一切就会恢复正常。一是那时大家还一厢情愿地相信,高温天气会极大抑制新冠病毒传播;二是看中国国内状况,三个月左右情况已大大好转。

 

很快地,我们逐渐接受了现实:高温对于病毒没多大影响;中国采取为围堵病毒所采取的严厉举措,是英国不会也无力做到的。

 

如今我和室友已经放弃了夏天回到正常生活的幻想,开始相信,或者,更准确地说,是许愿:年底之前总应该会好吧?

 

 

结果今天散步时在河边偶遇人类学教授布莱恩,闲聊起对于未来的期待,他说:我可能比较悲观,我觉得这种松松紧紧的封锁状况大概会持续个几年。

 

几年?不是今年底??我不甘心:可是疫苗最迟明年就会研制成功了吧?牛津大学的团队最近都开始人体实验了,主持者似乎很有信心。帝国理工也有一个团队进展迅速。 

 

布莱恩说:是有这个可能,但是就算研制成功,疫苗也不一定代表会结束疫情啊。我们也有流感疫苗,但是每年因为流感丧命的人还是那么多。

 

我陷入沉默。这种感觉,像是我第一次听到有在美国的朋友说川普会连任。极其吃惊,一种此前没有想过的可能,但仔细想想,发觉又很有根据。于是不情愿地在心里调整预期,默默把充满希望的时间线再次往后挪。

 

晚上回到家看今日政府发布会内容,发现首席医疗官惠蒂(Chris Whitty)讲了类似的内容:社交距离政策至少要持续到今年年底。

 

由于下午的偶遇,我倒是没有那么惊讶了,可见调整心理预期是有用处的。再过几天,估计我就要信誓旦旦跟室友讨论如何规划未来几年的隔离生活了。

 

 

如今英国死亡人数已逾1.8万,这还主要是在医院的死亡数字,许多在养老院、护理机构等还未经新冠检测但也因疫情死亡的人数并未统计在内。有媒体报道,有可能实际人数是目前统计数字的两倍。这个预估也未见得准确,但是多于1.8万应该是肯定的。

 

记得疫情发展之初,政府发言人说,如果英国能把死亡人数控制到两万左右,就算我们工作做得很不错了。那个时候我们还觉得,两万?那也很多很吓人啊?

 

结果一路看了意大利、西班牙、法国、美国等地的疫情状况,这个数量级已经引不起什么情绪波澜。封锁生活一天天平静地过下去,四周之后,我们骤然发觉英国已经接近(或者超过)两万的逝者数了。原来,如果能控制在这个数字左右,确实算很不错了。

 

关于英国的防疫策略,我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。比如,媒体最近一直在追问,为什么日均检测人数始终上不去?为什么个人防护设备(PPE)一直储备不足?为什么英国没有参与欧盟的大型采购计划?

 

关于最后一个问题,媒体披露英国政府前后错过了三次欧盟关于采购的会谈,错失了参与集体采购的时机。政府早先解释说因为通讯问题没有收到参与邀请,比如邀请寄到了已经过期的地址。

 

但是欧盟发言人今天回复说,英国完全知晓当时的进展,且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参与集体采购框架。至于为什么最终没有参与,就不是他能置评的了。

 

此前有英国政府大臣接受采访时说,这是一个政治选择,因为我们毕竟已经脱欧了。但是几个小时之后,他又声明撤回了这一说法,说是自己理解有误,这个结果是沟通不畅造成的,没有任何政治因素。

 

这反而令人生疑。

 

尽管目前英国政府辩解,欧盟的这个采购计划目前也没有任何交付到货的,所以英国实际也没错失什么,但如果真的是因为政治因素而损害公众健康,因为不愿在脱欧阶段与欧盟合作而导致更多人丧命,不知道脱欧派们会不会因此有所反思。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刘芳

刘芳

42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媒体工作十余年,专注文化艺术领域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本科,英国杜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硕士,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奖学金得主。现居英国杜伦。

文章